一、公司基本情況
1.中文名稱:山東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山東重工
2.外文名稱:Shandong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SHIG)
3.法定代表人:譚旭光
4.注冊地址:濟南市燕子山西路40-1號
5.經營范圍:省政府授權范圍內的國有資產經營;投資和企業管理;規劃組織、協調管理所屬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內燃機及其配套產品、工程機械及其他機械設備、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不動產租賃(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6.辦公地址:濟南市燕子山西路40-1號山東重工大廈
郵政編碼:250014
7.網址:www.wiinewz.com
8.電子信箱:sdzg@shig.com.cn
9.公司簡介:山東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集團)是山東省國資委監管的國有大型企業集團,擁有濰柴動力、中國重汽、陜汽重卡、濰柴雷沃智慧農業、山推股份、中通客車、法士特變速器、漢德車橋以及意大利法拉帝、德國凱傲集團、德國林德液壓、美國德馬泰克、美國PSI、法國博杜安、加拿大巴拉德等國內外知名品牌。主營業務涵蓋動力系統、商用車、農業裝備、工程機械、智能物流、海洋交通裝備等六大板塊,重型發動機、重型變速器、重型卡車銷量全球第一,產品銷往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旗下擁有內燃機與動力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國家內燃機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國家內燃機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國家商用汽車動力系統總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重型汽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國家級平臺。山東重工的戰略愿景是成為全球領先、受人尊敬、可持續發展的工業裝備跨國集團。
二、財務會計報告和審計報告摘要
(一)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單位:萬元 幣種:人民幣
項 目 | 本期金額 | 上期金額 | 變動比例(%) |
營業收入 | 26,421,867.34 | 33,459,486.57 | -21.03 |
利潤總額 | 906,927.94 | 2,009,582.93 | -54.87 |
已交稅費總額 | 731,827.49 | 1,503,199.73 | -51.32 |
營業利潤率(%) | 3.35 | 5.89 | 下降2.54個百分點 |
項 目 | 期末余額 | 年初余額 | 變動比例(%) |
資產總額 | 45,330,796.51 | 45,413,041.27 | -0.18 |
負債總額 | 29,997,094.08 | 30,341,049.64 | -1.13 |
所有者權益 | 15,333,702.43 | 15,071,991.63 | 1.74 |
(二)財務報表的編制基礎
集團財務報表以持續經營為基礎,根據實際發生的交易和事項,按照財政部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具體會計準則和其后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企業會計準則解釋及其他相關規定,并基于重要會計政策、會計估計進行編制。
(三)合并報表范圍
集團合并財務報表合并范圍以控制為基礎確定,所有應納入合并范圍的子公司均已納入合并報表范圍。
(四)重大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前期差錯更正及其對財務報表的影響
1.會計政策變更
集團2022年度無自主進行的會計政策變更事項,執行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15號、16號,屬于法定會計政策變更事項,具體如下:財政部于2021年12月30日發布了《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15號》,規范了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或者研發過程中產出的產品或副產品對外銷售的會計處理和虧損合同的判斷。2022年11月30日發布了《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16號》,規范了關于發行方分類為權益工具的金融工具相關股利的所得稅影響的會計處理。
經評估,采用上述兩項規定對山東重工集團財務報表無重大影響。
2.會計估計變更
集團2022年度無應披露的會計估計變更事項。
3.會計差錯更正
2020年12月,子公司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購買雷沃重工39.16%的股份,購買價格低于享有濰柴雷沃可辨認凈資產權益9,232.51萬元計入遞延收益,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20號——企業合并》相關規定,購買方對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經復核后合并成本仍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其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追溯調整調減遞延收益同時調增期初未分配利潤92,325,073.20元。
(五)會計報表附注主要內容摘要
(除特別注明外,金額單位均為人民幣元)
1.應收賬款
種類 | 2022年12月31日 |
賬面余額 | 壞賬準備 |
金額 | 比例(%) | 金額 | 比例(%) |
單項評估預期信用損失計提壞賬準備的應收賬款 | 10,357,149,339.26 | 22.02 | 6,015,629,996.36 | 58.08 |
按信用風險特征組合評估預期信用損失計提壞賬準備的應收賬款: | 36,673,240,512.90 | 77.98 | 2,974,338,827.94 | 8.11 |
組合1:賬齡組合 | 21,000,227,695.21 | 44.65 | 2,597,908,537.64 | 12.37 |
組合2:優質客戶組合 | 1,909,301,139.02 | 4.06 | 10,793,145.32 | 0.57 |
組合3:按逾期賬齡計算預期信用損失的組合 | 13,326,706,206.47 | 28.34 | 365,637,144.98 | 2.74 |
組合4:不計提壞賬的應收賬款 | 437,005,472.20 | 0.93 | | |
合計 | 47,030,389,852.16 | 100.00 | 8,989,968,824.30 | 19.12 |
2.存貨
項目 | 2022年12月31日 |
賬面余額 | 跌價準備 | 賬面價值 |
原材料 | 17,262,692,183.62 | 1,193,589,876.50 | 16,069,102,307.12 |
委托加工物資 | 181,906,233.66 | 9,377,239.31 | 172,528,994.35 |
在產品 | 6,799,542,387.79 | 147,176,443.58 | 6,652,365,944.21 |
庫存商品 | 32,886,098,763.10 | 1,818,648,644.92 | 31,067,450,118.18 |
周轉材料 | 1,659,317.71 | 284,912.57 | 1,374,405.14 |
開發產品 | 6,938,625.66 | | 6,938,625.66 |
合同履約成本 | 5,200,052.69 | | 5,200,052.69 |
合計 | 57,144,037,564.23 | 3,169,077,116.88 | 53,974,960,447.35 |
3.固定資產
項目 | 2022年12月31日 | 2021年12月31日 |
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合計: | 59,031,456,777.95 | 55,252,173,248.45 |
其中:土地資產 | 342,614,271.75 | 322,521,447.72 |
房屋及建筑物 | 24,934,653,688.56 | 23,718,199,942.44 |
機器設備 | 15,519,125,928.53 | 14,916,229,926.22 |
運輸工具 | 447,500,509.62 | 428,828,809.75 |
電子設備 | 1,430,410,842.36 | 1,492,568,541.85 |
租出的叉車及設備(長期) | 9,372,369,065.40 | 8,516,974,533.19 |
租出的叉車及設備(短期) | 4,319,930,906.09 | 3,506,052,377.92 |
其他 | 2,664,851,565.64 | 2,350,797,669.36 |
4.在建工程
項目 | 2022年12月31日 | 2021年12月31日 |
在建工程 | 12,254,832,126.05 | 9,393,020,155.79 |
工程物資 | | |
合計 | 12,254,832,126.05 | 9,393,020,155.79 |
5.無形資產
項目 | 2022年12月31日 | 2021年12月31日 |
無形資產賬面價值合計: | 31,127,238,526.83 | 31,314,410,944.79 |
其中:計算機軟件 | 657,430,053.61 | 495,822,988.65 |
土地使用權 | 8,265,463,411.48 | 8,397,032,725.59 |
專利權 | 1,873,613,512.87 | 2,122,396,951.66 |
非專利技術 | 184,679,401.00 | 209,456,286.56 |
商標權 | 9,680,324,411.04 | 9,434,759,305.67 |
特許權 | 718,067,699.00 | 443,076,485.64 |
在手訂單 | 81,184,257.30 | 93,428,590.10 |
客戶關系 | 4,456,374,366.81 | 4,926,654,040.40 |
其他 | 5,210,101,413.72 | 5,191,783,570.52 |
6.短期借款
項目 | 2022年12月31日 | 2021年12月31日 |
質押借款 | 1,040,433,482.29 | 508,895,176.91 |
抵押借款 | 24,000,000.00 | 146,000,000.00 |
保證借款 | 789,085,000.00 | 625,000,000.00 |
信用借款 | 14,894,342,048.28 | 9,261,063,671.06 |
保理借款 | 214,650,422.62 | 323,058,716.41 |
應計利息 | 15,183,157.69 | 267,790,077.42 |
合計 | 16,977,694,110.88 | 11,131,807,641.80 |
7.應付賬款
賬齡 | 2022年12月31日 | 2021年12月31日 |
1年以內(含1年) | 76,879,169,112.33 | 80,353,395,257.75 |
1-2年(含2年) | 2,265,315,361.54 | 1,573,420,037.47 |
2-3年(含3年) | 155,314,080.28 | 237,648,658.61 |
3年以上 | 498,506,786.68 | 517,178,028.97 |
合計 | 79,798,305,340.83 | 82,681,641,982.80 |
8.長期借款
借款類別 | 2022年12月31日 | 2021年12月31日 |
質押借款 | 861,573,116.60 | 252,370,061.58 |
抵押借款 | 38,000,000.00 | 22,000,000.00 |
保證借款 | 15,278,673,199.27 | 13,382,062,028.02 |
信用借款 | 11,964,476,420.33 | 2,857,064,327.42 |
保理借款 | 146,239,405.52 | 615,428,701.10 |
其他借款 | 135,000,000.00 | 139,000,000.00 |
利息 | 5,357,869.25 | 6,726,870.07 |
合計 | 28,429,320,010.97 | 17,274,651,988.19 |
9.應付債券
項目 | 2022年12月31日 | 2021年12月31日 |
中期票據 | 2,369,263,489.60 | 2,354,026,503.20 |
公司債券 | 3,687,689,298.20 | 6,078,292,691.30 |
合計 | 6,056,952,787.80 | 8,432,319,194.50 |
10.實收資本
投資者名稱 | 2021年12月31日 | 2022年12月31日 |
投資金額 | 所占比例(%) | 投資金額 | 所占比例(%) |
山東省國資委 | 2,100,000,000.00 | 70.00 | 2,100,000,000.00 | 70.00 |
山東省財欣資產運營有限公司 | 300,000,000.00 | 10.00 | 300,000,000.00 | 10.00 |
山東國惠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600,000,000.00 | 20.00 | 600,000,000.00 | 20.00 |
合計 | 3,000,000,000.00 | 100.00 | 3,000,000,000.00 | 100.00 |
(六)審計報告的意見類型
集團2022年度財務決算的審計機構為和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年度審計報告。
三、董事會報告摘要
(一)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完成情況
1.改善資本結構,提高資產證券化水平。集團已于2021年完成濰柴動力、中國重汽、山推股份等上市公司資本市場再融資約187億元,為未來戰略業務發展儲備充足“彈藥”。資產證券化方面,濰柴動力擬將控股子公司濰柴雷沃智慧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濰柴火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拆上市。2022年兩家公司已完成股權激勵和戰略投資者引進工作,上市工作正按照計劃加快推進。
2.全面推進經理層契約化,強化考核機制。集團堅持黨管干部原則,科學制定實施總體方案,在山東省屬企業首家實施職業經理人改革試點。一是按照高質量的選人用人標準,嚴格審核人選“硬件”與“軟件”,突出國際化要求。二是強化契約精神,考核結果剛性兌現。構建“特別獎勵+一票否決”激勵機制,切實做到“業績升、薪酬升,業績降、薪酬降”。三是全面推行各級子企業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下發《全面推行各級子企業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的通知》,各級子企業實施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108戶、覆蓋率為100%。
3.實現董事會規范運作。集團納入統計范疇的應建董事會企業已全部建立董事會,并制定了董事會議事規則和議事清單、董事會向經理層授權制度、經理層議事規則和議事清單。符合條件的企業已全部實現外董占多數。
4.切實發揮國有經濟引領帶動作用。凱傲中國叉車一期項目在濟南建成投產,德馬泰克自動化倉儲物流設備制造基地落戶濟南。此外,濰柴林德液壓產業園、氫燃料電池產業園等相繼投產,濰柴新百萬臺數字化動力產業基地等加速落地,一系列重大項目建設積蓄了集團未來發展新動能。
5.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濰柴先后突破高效燃燒、低阻力和低損耗等關鍵技術問題,產品熱效率指標和總體技術居國際最先進水平,引領了我國柴油機行業及相關產業鏈技術換代。2022年11月20日,濰柴發布全球首款本體熱效率52.28%柴油機和54.16%天然氣發動機商業化產品,再次樹立全球新標桿。濰柴牽頭承建的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落戶山東;我國首輛自主知識產權雪蠟車中國重汽黃河氫燃料電池雪蠟車服務北京冬奧會;林德液壓動力總成配套山重建機50噸挖掘機研發成功并成功量產投放市場,6噸靜液壓裝載機完成研發并量產投放市場;濰柴自主研制的國內首款150噸自主品牌大型礦卡批量商業化應用,打破國際壟斷;雷沃重工推出了國內首臺自主研發的大馬力CVT重型智能拖拉機,填補了國內拖拉機無級變速技術的空白;集團氫燃料電池重卡、換電自動集卡在港口、鋼廠、物流園等多場景應用。先后在濟南、濰坊、聊城、濟寧等省內多個城市推動氫燃料電池公交示范運行、氫燃料重卡商業化應用近400輛、建成加氫站20余座,運行里程超過2500萬公里。積極參與推進科技部“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致力于推廣氫能源綜合利用,集聚全省優秀企業和產業技術資源,推動氫能全產業鏈核心技術突破,加速實現超越引領。
(二)改革創新措施
1.加強科技創新投入,提升投入強度。進一步加強研發項目管理,推進研發費用核算與歸集,全力保障研發投入規模和投入強度。
2.加強企業領軍能力建設,提升行業競爭力。聚焦主業,樹立領軍意識,保持科技創新活力。加強推進標準化能力建設,發揮主導作用開展各類標準制修訂工作。加強和引導高新技術企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專精特新企業等資質認定工作,推進首臺(套)新技術產品的研發與應用。
3.加強各類創新平臺建設,發揮創新平臺資源協同。積極開展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的創建,做好各類在建(創)平臺的維護。加強集團科技創新資源協同,研究并發揮好各創新平臺作用,優化資源配置,不斷增強各業務板塊科技創新能力發展。
4.瞄準前沿技術,突破“卡脖子”核心技術攻關。加強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研究,著力開展“卡脖子”技術攻關,打造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且能支撐技術創新能力提升的關鍵核心技術。
四、省屬企業負責人年度薪酬情況、經營業績考核結果情況、公司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履職情況
1.集團董事會、監事會成員以及其他高級管理人員年度薪酬情況
企業負責人報告期內薪酬尚未核定,待核定后按國資委要求及時公開。
2.經營業績考核結果情況
集團已向山東省國資委申報2022年度經營業績相關情況,目前尚未批復最終結果,待批復后及時公開。
3.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履職情況
2022年下半年,山東省審計廳根據審計法的規定,對譚旭光同志任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以來履行經濟責任的情況進行了審計,并出具了審計報告。集團針對審計報告提出的問題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并已按要求整改完成。
五、報告期內發生的重大事項及對企業的影響
1.集團旗下意大利法拉帝集團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是近十年唯一赴港上市的意大利企業,標志著公司穩健的經營業績和良好的發展前景,獲得了國內外投資者的高度認可和青睞,是集團海洋交通裝備業務在資本市場重要的戰略舉措。
2.濰柴火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濰柴雷沃智慧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核心員工股權激勵及外部戰略投資者的引入,股權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調整,兩家公司創業板分拆上市項目穩步推進,將進一步提高集團資產證券化水平,借助資本市場對產業賦能。
六、“三重一大”有關事項
1.有關重大決策
集團完成投資山東省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濰柴火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濰柴雷沃智慧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實施股權激勵、分拆上市等重大決策。
2.有關重大人事任免
集團黨委按照“三重一大”要求,嚴格貫徹落實黨管干部的原則,牢固樹立事業為上、注重實績的選人用人導向,持續規范干部選拔任用流程,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2022年度,根據工作需要,集團選拔調整各級干部212人次,其中提拔16人次、免職68人次、交流128人次。同時,不斷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濰柴集團、中國重汽、山推股份、山重建機、山重租賃、山重財務等6家二級權屬公司先后實施職業經理人制度。
3.有關重大項目投資及境外投資情況
集團根據“十四五”戰略規劃,繼續加強對動力總成、商用車、農業裝備、工程機械、智慧物流、海洋交通裝備等重要業務領域的投資,包括濰柴數字化動力產業基地、德國凱傲中國(濟南)叉車二期、林德液壓產業園二期、濰柴(青島)海洋裝備制造中心等重大項目投資建設。
4.大額資金的調度及使用情況
集團高度重視資金管理工作,大額資金使用嚴格按照“三重一大”事項決策原則,實行集體決策機制,并嚴格執行集團資金管理辦法規定,確保資金運作合理、合規,保障資金安全。
七、社會責任的履行
1.員工勞動合同的簽訂、履行等勞動法律法規的遵守和執行情況
集團建立以崗位管理為基礎、以合同管理為核心的市場化勞動用工機制,全面實現勞動合同線上簽約、到期提醒、按期續約,勞動合同簽訂率100%。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杜絕出現雇傭童工或強制勞工現象。集團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發展理念,主動廠務公開,全過程民主管理,堅定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公平、公正、公開制定和實施人力資源制度。
集團堅持貫徹落實按勞分配制度,男女職工同工同酬,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依法落實女職工平等勞動權利,加強女職工特殊時期、產假哺乳假等關懷保護,堅定維護女職工、特殊工種相關權利。集團為全體員工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等,加強對員工日常工作生活的關心關懷,特別注重疫情管控期間感染員工的關懷與照顧,切實提高員工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
2.人才引進、職工招聘、職工培訓等人才隊伍建設情況
(1)加力加碼招引人才,搭建人才集聚新高地。集團始終堅持全球引才和自主培養并舉,持續加強雇主品牌建設,著力推動研發人才特別是新能源、新科技、新業態人才引進,不斷優化人才結構,全面提升人才競爭力,構筑全球人才聚集高地。一是充分發揮離岸研發中心招聘“橋頭堡”作用。利用北美創新中心、日本創新中心和德國創新中心等離岸研發創新中心,充分發揮海外公司屬地優勢,拓寬海外招才引才路徑。二是多渠道開展線上+線下博士專場招聘。開展985高校“博士座談會”,舉辦“博士開放日”,組織“博士俱樂部”,聚集全國優秀博士實地參觀、現場考察、董事長座談、行業專家交流,實現“體驗式”招聘。三是大力推廣“老帶新”內部推薦模式。充分利用企業社會招聘人才、優秀博士、碩士資源,精準推送招聘信息,推廣雇主品牌。四是用好、用活企業人才招引平臺。充分利用企業研發平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加大招才引智力度。2022年度校園招聘大學生入職3262人,其中博士入職50人,碩博占比超50%,從事新技術新能源新業態崗位約793人;社會招聘1836人,其中中高端人才440人,從事新技術新能源新業態崗位269人。招聘數量和質量連續多年穩步提升,人才招聘結構持續優化。
(2)做實做細人才培養,構筑人才發展寬平臺。一是充分利用科技人才培育平臺,加強科研人才隊伍建設。依托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發創新中心、專家工作站等人才平臺,持續加強高端科技人才、優秀工程師隊伍建設。二是發揮企業生產制造平臺優勢,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培育。通過新型學徒制項目、技能人才自主評價、“金藍領”等培訓平臺,探索新型技能人才培養模式,著力培養一支支撐企業發展的智能制造中堅力量。本年度培訓賦能工程師1989名,推薦評定高級工程師593人、工程師700人,內部培養聘任工匠、高級技師266人、技師等467人。三是充分研究人才政策,發揮人才資金作用。緊盯國家級、省級人才政策,做好人才政策研究,爭取國家人才資金,大力支持人才項目和榮譽申報,本年度高層次人才計劃入選數量再獲新突破,獲評省級及以上人才計劃26人,人才資金支持超過3500萬元。四是擴大校企合作范圍,支持優秀人才學歷深造。先后選拔推薦了114名潛力大、公司急需的研發和工程技術人才,通過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的方式,開展在職碩士研究生培養。選拔推薦16名研發骨干攻讀動力、機械工程方向工程博士。
3.職工勞動、安全及衛生保護情況
2022年以來,集團及各權屬公司深化落實省安全生產“八抓20條”創新舉措,加大安全生產投入,嚴防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
(1)建立責任清單,層層落實安全責任。按照法規要求,集團總部及各權屬公司分別建立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層層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書,明確安全生產目標指標,確保集團安全責任整體有效落地。
(2)組織開展《雙防三查三到位·爭創A級企業》專項活動。通過自查自糾自我評價,不斷夯實安全管理基礎,進一步提升企業安全管理水平,集團自評通過A級企業7個、B級企業11個。
(3)完善集團制度建設,全面指導集團安全管理工作。集團總部全年制定、修訂管理制度12項,同時督促各權屬公司新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操作規程334份,完善修訂1294份,確保各單位安全體系有序運行。
(4)開展安全教育培訓,營造安全文化氛圍。集團總部及各權屬公司根據工作計劃,分別組織開展了“開工第一課”、“八抓20條”創新舉措、三級安全教育等安全生產相關培訓,全年開展教育培訓63次,培訓達到74000余學時。
(5)建立“隱患自查+督導檢查”工作機制。各權屬公司按層級逐月開展隱患自查及整改,集團總部實行“四不兩直”專項督導檢查并對集團內69個重大風險點、229個較大風險點進行重點管控。集團總部及各權屬公司全年共計排查隱患2.4萬余項。
(6)加強安全生產投入,提升本質化安全水平。集團大力實施“機械化減人、自動化換人、智能化無人”項目,全面推進本質化安全管理。其中,濰柴動力智能物流中心項目、中國重汽智能網聯(新能源)重卡項目自動化率高,大幅實現減人少人化,有效杜絕了各類安全風險的發生。
(7)組織開展應急演練,切實加強事故應急處突能力。集團不斷強化風險預防和應急處置訓練,狠抓應急預案培訓及演練,相繼組織開展了各類應急演練1140項次,參演人員達5萬人次,全面提升企業員工應急處置能力及水平。
(8)提供安全、健康、衛生的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切實保障職工職業健康。集團總部加大對各權屬公司的職業健康工作監督力度,不斷改善職工工作環境,預防和減少各企業職業病及其他疾病的危害。各權屬公司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工作方針,全力做好職業健康工作。其中,濰柴集團建立職工個人監護檔案2000余份,檢測職業危害作業點1030余個,接害人員查體2855余人。中國重汽制定了《職業衛生管理辦法》等管理制度,組織開展職業健康安全體系內審和管理評審工作,獲得ISO45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同時嚴格落實職業病危害源頭防控措施,開展了職業病危害因素現狀評價。山推股份公司搭建“職業衛生監控預警”數字化管理平臺,實現接觸職業危害因素人員實時追蹤、動態管控,精準完成159處323項職業病防治現狀檢測與對標分析,組織569名職業病接害人員在崗期間查體,采樣、體檢率均達到100%。
4.企業開展的環境治理及保護情況
集團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嚴格遵循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認真落實綠色發展理念,發展節能產業,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提升環境管理能力。
2022年,結合企業生產實際,各權屬公司在環境管理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是開展了干式噴漆房改造項目及“空壓機分路節能控制”“空壓機熱能利用改造”“離子氮化爐工藝優化”等多項節能技改項目。二是多家權屬公司被評為鑄造行業A級企業及汽車制造、工業泳裝B級企業、市級綠色工廠。三是安裝廢氣在線監測設施點位十四項,建設優化了環保管理系統和治理設施DCS系統,加強污染監控治理。四是聚焦污染物源頭減量化工程,山推股份成立水性漆專題攻關小組,試點結構件涂裝水性漆改造,以點帶面實現水性漆切換改造超80%。五是引入生命周期思想,優先選用綠色原料、工藝、技術和設備,滿足基礎設施、管理體系、能源與資源投入、產品、環境排放等綜合評價要求。
5.企業提供安全的產品和服務,遵守商業道德情況
集團始終恪守誠信經營的商業道德規范,向社會提供安全的產品和服務,嚴格遵守合同、協議規定,接受相關方的監督;集團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為AAA。
6.對外大額捐贈、贊助情況
2022年,集團未發生對外大額捐贈、贊助。
八、履職待遇及有關業務支出情況
2022年,集團領導人員發放公務交通補貼9.36萬元,車輛運行費用為2.8萬元,培訓費用為0萬元,業務招待費為0萬元,通訊費用2.95萬元,國內差旅費用為30.64萬元,因公臨時出國(境)費用發生17.13萬元。
九、有關部門規定的其他事項
無。